《天行健》观后感:探寻好剧的评判标准
Gornin2025年 02月 07日

看完这部电视剧,我不禁产生一些疑问:
- 何为好的电视剧?评判标准有哪些?
- 台词、剧情、诗词、演绎、布景、构图、色调、光影
- 这部剧好在哪里?有哪些点让你深有感触或者留下印象的?
- 如何写好一篇观后感?
在国产电视剧的浩瀚星空中,《天行健》无疑是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。这部剧凭借其独特魅力,在豆瓣上斩获 8.8 的高分,稳稳占据今年国产剧口碑榜的亚军宝座,其热度与口碑之高,令人瞩目。
《天行健》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晚清末年,那是一个风云激荡、社会急剧变革的特殊时代。皇宫文渊阁中 “藏宝图” 的离奇失踪,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起千层浪,将五方势力无情地卷入这场波谲云诡的纷争之中。朝廷启用了被关押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罪犯伊尔根觉罗穆青(门三刀),赋予他追回宝藏、揪出造反势力的双重艰巨使命;以柳琳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一心寻找宝藏,只为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,建立一个全新的政府;淇亲王与融天剑派掌门人卓不凡,妄图借助财宝的力量维系摇摇欲坠的大清皇权;北洋军队则妄图通过宝藏扩充军队规模、给军人发放军饷,进一步削弱朝廷的权力;而日本人秉持着 “得不到就毁掉” 的恶劣理念,肆意搅乱寻宝的局面。多方势力的激烈角逐,使得剧情跌宕起伏,让人看得欲罢不能。
剧中对人物群像的刻画堪称一绝,编剧通过对小人物的精心雕琢,将大时代的洪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门三刀曾是满腔热血的维新派,戊戌变法失败后惨遭入狱。出狱后的他,从一心效命朝廷,到逐渐看清朝廷的种种卑劣行径,最终毅然投身同盟会,他的人生转变深刻地映射出时代对人的巨大影响。卓不凡为了振兴门派踏上寻宝之路,却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自我、犯下大错,待他幡然醒悟时,却已追悔莫及,他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人性在利益与道义之间的艰难挣扎。王家洛因科举制被废除,无奈弃文从武,却始终坚守 “大清律例”,最终为大清殉葬,他代表了那个时代里那些难以接受时代变革的群体。这些小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,共同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。
谈及台词,《天行健》的台词水平堪称一流,远超当下许多国产剧。“这一生我只信过两件事,一是改换天地,一是娶你为妻,都败了”,这句台词将人物的理想破灭与情感失意展现得入木三分;“仁义道德,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。空讲仁义道德,就是这世间最大的伪善”,则以犀利的言辞深刻批判了社会的虚伪,令人深思。这些经典台词不仅与人物性格高度契合,更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,让观众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无奈与抗争。
剧中对诗词的巧妙引用,更是为剧集增色不少。莫堃临终前吟诵的 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”,生动地描绘出人生的漂泊与无常;乌兰珊对穆青吟诵的 “荼靡不争春,寂寞开最晚”,既体现了她志向高洁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,也暗示了她爱情的悲剧结局。这些诗词的运用,不仅为剧情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,也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,得以领略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那么,究竟何为好的电视剧?评判标准又有哪些呢?从《天行健》这部剧中,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。一部好剧首先要有扎实的剧情,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,让观众沉浸其中,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和丰满的人物塑造,深刻展现出丰富的社会内涵。其次,台词要经得起细细品味,能够精准传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,有力地推动剧情的发展。再者,文化元素的融入不可或缺,如诗词、历史典故等,这些元素能够极大地提升剧集的文化品位。此外,演员的精湛演技、服化道的精细程度等,也都是评判一部好剧的重要因素。
《天行健》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高口碑,正是因为它在上述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出色。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一部好剧无需依赖流量明星的加持,也无需依靠华丽的宣传,只需要制作团队秉持着十足的诚意,从剧本创作到演员表演,从台词打磨到文化元素的融入,每一个环节都用心去做,就能赢得观众的尊重和喜爱。这样的好剧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,也为国产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优秀的范例。
诗词
“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”
存清在剧中曾念此句,表达了一种时运对人影响的感慨,也暗示了剧中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。
《筹笔驿》唐·罗隐
抛掷南阳为主忧,北征东讨尽良筹。
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
千里山河轻孺子,两朝冠剑恨谯周。
唯馀岩下多情水,犹解年年傍驿流。
TODO